2024年7月的一个深夜,五艘摩托艇悄悄驶入渤海海域。趁着月黑风高,它们在禁捕海域肆意捕捞海蜇。网具在海面翻飞,成群的海蜇被拖上船只。此时,岸边早已埋伏着接应车辆和海警局的侦查人员,准备迎接犯罪嫌疑人的到来。就在这些摩托艇抵达卸货点时,滨州海警局的干警果断出击,36名嫌疑人当场被控制,2.4万斤海蜇被查获。经过严密侦查,案件最终被提交至法院。
2024年5月1日,渤海海域进入了为期几个月的休渔期。尽管如此,2024年6月30日,这五艘摩托艇已经开始了非法捕捞活动。王某某,策划这次非法捕捞行动的主犯之一,在6月初就已经联系了河北的朋友张某某,商讨捕捞事宜。“6月底开始,咱们一起发财,出了事我负责!”王某某如此说道。而张某某则积极招募了几名同伙,购买了所需的摩托艇和网具,准备迎接这场大规模的捕捞活动。
6月30日凌晨,五艘大马力摩托艇进入渤海海域,在王某某和张某某的指挥下展开捕捞,短短几个小时就捕获了近万斤海蜇,随即将这些海蜇运送至潮河沿岸的卸货点,准备通过黑市流通销售。张某某等人原以为这次行动会一如既往地顺利进行,然而,7月11日凌晨,他们再次运送海蜇至卸货点时,遭遇了滨州海警局的突袭,所有人员和摩托艇被当场查获。
案件迅速引起了滨州市检察院和海警局的高度关注,随着调查的深入,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“即捕即卖”销售模式逐渐浮出水面。犯罪分子通过精心策划,形成了一个从捕捞、运输到销售的完整链条。由于这些行为发生在休渔期,且作案手法隐蔽,侦查难度较大,但调查团队通过证据收集逐步逼近犯罪真相。
案件的调查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。由于非法捕捞行为造成了渤海生态系统的严重损害,滨州市检察院特别重视生态修复措施。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,检察机关联合海洋地质研究院,对涉案海域进行了生态损害鉴定,并确定了具体的修复方案。与此同时,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也同步进行。
2024年10月,案件进入司法审理阶段。滨州海警局将涉案人员移交给检察机关,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立案侦查,并依法提起公诉。该案不仅是一宗典型的非法捕捞案件,也是一次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严肃审理。为了回应公众关切,滨州市检察院在媒体上发布了相关公告,并依法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。
截至2025年初,这起案件仍在审理中。相关法律和生态修复工作同步进行,确保既能惩治犯罪,又能修复渤海的生态环境。